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科研进展

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谈诗意与诗意的翻译
作者:窦洁妮编辑:付兆佳审核:时间:2018-04-20点击:

    4月19日下午,应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邀请,中山大学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经理、中山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东风教授莅临公司,在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A102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诗意与诗意的翻译”的讲座。本次讲座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经理姚孝军教授主持并点评,龚献静教授、曾文华副教授、覃江华副教授等学校MTI教育中心教师和、校内外慕名而来的师生以及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2017级MTI研究生以及参加了本次讲座。

    王东风教授首先以《静夜思》、《天净沙·秋思》的语内翻译为例,论证了“诗的诗意需要与诗的形式结合”这一观点。他认为,诗意来自于诗形对意的诗化效果,意与诗形的完美结合才能造就诗意。这并不是说意不重要,而是在诗的这一特定的体裁中,形美相形之下要比意美更重要,意再美,若无形美为其梳妆打扮,其素颜的颜值正如网络译文那样难以获得读者的青睐,这一点从翻译的角度来看更容易看清楚。随后,王教授从中国诗论中的“诗意”、雅各布森对诗意的界定、什克洛夫斯基论“反常”等多个角度,进一步论证了诗意来自于诗歌中独有的文学性。

    王教授还指出,中国人的长期记忆中对诗意的界定是与格律密不可分的,这差不多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基因记忆。五四新诗运动以来,白话自由诗虽独占了中国的诗坛,却没有几个人能背诵出一首完整的自由诗,但幼儿园的幼童却都能背诵几首古诗。他带领听众对比分析了包括自己译本在内的几种《西风颂》、狄金森诗的汉译本,强调了诗译音形意兼顾的重要性。他主张“以逗代步”,并以自己即将出版的新诗译文为例,阐释了诗的可译性以及节律译诗的重要性。

     王东风教授既严谨又风趣的讲座风格受到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不仅将译诗实践中复杂的问题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还以自己的作品为例,让大家领略到了翻译大家的风采。最后,姚孝军经理对讲座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向王东风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

    人物链接:王东风,(1958—),男,中山大学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教授,翻译研究、翻译教学与翻译实践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译协理事,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翻译》编委,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外事翻译学会副会长等职。王东风曾担任广州《英文早报》副总编,曾任中山大学翻译学院常务副经理,现任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和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东风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外语系。2012年1月至5月应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邀请为该院之翻译研究院的研究生讲授英汉翻译课程(文学翻译、经济文献翻译、法律翻译)。

 

 

分享: